目前A股最火的品种非跨境ETF莫属。1月10日,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国泰基金和嘉实基金宣布旗下部分高溢价跨境ETF自当日起停牌,复牌时间待定。这一举动让参与高溢价交易的资金纷纷撤退,尾盘多只跨境ETF大幅跳水,高溢价数量减少。
近年来,跨境ETF频繁出现大面积高溢价现象,主要因为套利机制失效。通过风险警示和暂停交易等方式暂时抑制了资金炒作。长远来看,完善跨境ETF产品体系及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才是解决之道。“暂停键”有效吓退了热炒资金,当天多只高溢价跨境ETF价格大幅下跌。例如,南方亚太精选ETF收盘跌5%,华夏标普500ETF跌3.56%。截至收盘,四只跨境ETF跌幅均超2%。由于跨境ETF具有T 0交易特性,不少短期资金涌入推高了这些产品的涨幅和换手率。1月9日,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和南方沙特ETF涨停,嘉实德国ETF换手率达18.3倍。
跨境ETF的高溢价现象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等因素导致。一旦出现高溢价,理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一级市场低价申购再在二级市场高价卖出进行套利。然而,多数跨境ETF受外汇额度限制难以申赎,这使得高溢价状态持续。因此,南方基金提醒投资者警惕高溢价风险,切勿盲目跟风。近年来,跨境ETF已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覆盖全球资本市场。但由于多数被暂停申购,一些对全球资产配置有需求的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买入,导致长期小幅高溢价。近期,一些长线投资者趁高溢价卖出赚取回报,基金投顾也建议持有者及时操作或置换。未来,创新跨境ETF产品体系和丰富风险管理工具将是关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