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行情结束后,基金经理对医药这一弱势赛道的兴趣明显增加。年初以来,大型公募基金纷纷密集调研医药股,不少未进入基金股票池的医药股也受到了联合调研。一些管理数十亿资金的基金经理亲自调研零持仓的股票,显示出配置变化的需求。这种机构资金覆盖面的巨大变化预示着医药赛道正逐步回暖,多只基金首次纳入零持仓股票后,股价显著上涨。
近期,多家公募基金如广发、博时、华宝等联合调研了珍宝岛和三星医疗等医药股。几乎所有中大型公募都瞄准了2024年表现较弱的医药股,如桂林三金、敷尔佳、泽璟制药等。公募基金通常在每年初采取高切低策略,将仓位从涨幅较高、估值较高的板块切换到涨幅较低、估值较低的个股或赛道。Wind数据显示,上一年度医药主题基金表现垫底,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甚至未能盈利。这反而激发了基金对医药股的浓厚兴趣,凸显出布局弱势赛道的反向思维。
基金对医药股的密集调研也可能带来由弱转强的变化。例如,珍宝岛和敷尔佳目前均无基金持仓,但大量机构人士的调研可能使其成为新的重仓股。国泰基金旗下产品买入医脉通后,该股股价显著提升,成为独门股。类似情况还出现在云顶新耀,仅一只基金买入就使其成为港股医药赛道涨幅最大的股票之一。
随着经济复苏,消费医疗成为公募基金投资的核心主线。南方医药保健灵活配置基金经理王峥娇认为,未来医美、眼科等消费医疗服务类存在更多机会。博时基金经理陈西铭也看好创新药、院内药械及消费医疗的机会。国联医药消费混合基金经理潘天奇则预计,医疗产业需求增长逻辑不变,创新药品和器械有望获得更多支持,相关产业链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