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的首个交易日,债券市场延续了11月最后一周的活跃态势,中短期债券现券收益率在今日上午持续下跌,而中长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则实现了上涨。截至11点,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已跌破2%,这是自9月24日以来首次触及这一点位。与此同时,沪深两市成交额也维持了强劲表现,已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显示市场参与者依然活跃。
上海某资管机构的交易员对财联社表示,自11月末以来,债市的交易与股市的翘翘板关系不再明显,市场更多地反映出年底部分机构抢跑进货的行为,这些机构选择短期债券为明年业绩做准备。另一位深圳大型券商的固收分析师也表示,当前资金面较宽松,市场预期稳健。数据显示,最近一轮债市活跃主要是由于基金和保险资金的追货所致,而活跃的农商行在受到监管警示后,其交易风格显得更为谨慎。
在国债期货方面,今日各期主力合约表现普遍向好,其中3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了0.38%,1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了0.15%,而5年期合约上涨了0.07%。这一波涨势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债市走势的乐观预期,但在当前环境中,整体利率呈现下行的趋势。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上周债市利率整体下行,MLF的延迟操作实现了5500亿元的净回笼,市场对此反应积极。地方债的发行情况良好,债市供给的担忧有所缓解,加上资金面表现出明显的超季节性宽松,进一步推动了利率的下行。
在展望未来的债市走势方面,华西证券的分析师刘郁提出,12月的资金面波动主要来自跨年的影响,年末资金利率的上升值得关注。他指出,央行可能通过投放更低成本的中长期稳定资金来应对可能出现的资金紧张情况。预计12月的政府债净发行约为1.1万亿元,相比于上月回落7000亿元,整体供给压力可控。
政策环境和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正交织在债市的动态之中。明明分析认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和明年两会将对债市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会议中出台超预期的稳增长政策,长端利率可能面临回调,但力度可能不会超过9月前的高位;若政策未能超预期,长债利率则可能维持震荡走强的态势。
在短期操作策略上,随着年底及明年初国内外重大会议和事件的增加,市场机构趋向于短期化的操作思路,规避长期品种和久期风险。财联社记者注意到,11月以来理财产品短端化趋势明显,类现管产品扩容显著,最小持有期型产品规模显著增加,这也代表投资者对短期市场波动的防范意识增强。
总体来看,债券市场在政策和资金面因素的双重驱动下,显示出活跃的交易氛围,但同时投资者也需对潜在的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保持高度警觉,以寻求最佳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