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A股近半银行股上涨,多只银行股股价创下上市以来新高。申万银行板块指数年内涨幅超17%,总市值达到14.73万亿元,尽显“大象起舞”之势。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银行股红利价值凸显,吸引力持续提升。估值修复有助于银行打破资本补充困局,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今年以来,银行股表现强劲,迎来显著估值修复。截至7月3日,申万银行板块指数累计上涨17.26%,总市值较年初增长2.37万亿元。42家A股上市银行中,近半数上半年股价上涨,浦发银行以37.8%的涨幅居首,青岛银行、兴业银行紧随其后。
银行股从“避风港”变成“香饽饽”,原因包括银行业稳健经营、股息回报稳定及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这些长线资金推动了银行股价格震荡上行。尽管年内银行股涨幅明显,但多数仍处于破净状态,仅招商银行、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市净率高于1。
多家上市银行推出估值提升计划。苏州银行大股东国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增持不少于4亿元股份。青岛银行也披露信息显示,青岛国信集团拟增持该行股份。地方国资大股东频繁增持,彰显对优质区域行价值的认可,为银行估值修复注入动力。
银行股行情向好,打开资本补充通道。近年来,受估值偏低困扰,银行转债难以强赎转股。今年银行股股价走高,推动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顺利转股。苏行转债、成银转债等5只可转债已退出市场,预计年内约有1000亿元银行转债完成转股,核心一级资本将得到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