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A股IPO受理量激增,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受理152家,占上半年总数的84%。这一现象背后是政策调整、季节性因素和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上,券商投行部门全力冲刺业务,市场对注册制改革充满期待。季节性方面,6月历来为IPO申报高峰期,企业赶在年报数据过期前突击申请。此外,A股积极支持硬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体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尽管6月IPO受理数显著增加,但与往年相比,总量仍偏低,且多集中在北交所。北交所成为IPO主力军,反映出其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定位。然而,“受理潮”并不意味着“发行潮”,新股发行需考虑市场承受能力、资金状况及公司质量。当前,沪深交易所侧重于高科技和大消费行业IPO,而整体而言,A股IPO申报的窗口期确实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