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场对算力产业链高度关注。特别是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后,相关股票如算力租赁、云计算、服务器和AI算力等板块在2月至4月底累计涨幅均超10%,远超同期大盘指数。2025年一季报显示,国产算力核心企业净利润大幅增长,反映了市场的旺盛需求。业界认为,国产算力正处于政策利好、市场需求爆发、技术创新突破和业绩兑现的四重共振阶段,其价值实现的奇点正加速到来。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成为推动国产算力崛起的关键因素。2020年4月,《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列为新型生产要素。同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数据中心格局。2021年,《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确定了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算力产业发展,如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和杭州市纷纷推出具体措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此外,工信部等部门鼓励企业在芯片设计、液冷技术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国产算力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市场需求方面,AI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全球热潮,推动了算力需求激增。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EFLOPS,到2028年突破2781.9EFLOPS,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2%。国内互联网大厂和三大运营商也披露了大规模资本开支计划,聚焦AI领域。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字节跳动等公司均宣布巨额投资,用于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预计2025年算力投入将显著增长。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国产算力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尤其是DeepSeek的出现为高景气再添动力。
技术突破和业绩兑现方面,国产算力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和算法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华为推出的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已在芜湖数据中心上线,性能对标英伟达GB200 NVL72。一批国产算力龙头公司业绩亮眼,如寒武纪-U、海光信息、浪潮信息和光迅科技等一季度收入和利润创历史新高。算力租赁企业如宏景科技、鸿博股份等也迎来业绩爆发。从2024年年报来看,多家公司的算力租赁业务大幅增长,显示出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
总体来看,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优异业绩的共同推动下,国产算力的价值曲线显著上升。尽管存在供应链压力、资本开支增加等挑战,但随着算法优化、硬件迭代和生态协同的发展,国产算力有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