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凌晨,阿里巴巴发布了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简称千问3)。该模型参数量仅为DeepSeek-R1的三分之一,成本大幅降低,性能却超越了R1、OpenAI-o1等全球顶尖模型,成为最强开源模型。千问3是首个“混合推理模型”,能够快速响应简单需求,同时对复杂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大大节省算力消耗。此外,千问3提供了多种版本,包括2款30B和235B的MoE模型以及6款密集模型。
阿里通义已开源超过200个模型,下载量超3亿次,衍生模型数超过10万个,超越美国Llama,成为全球第一开源模型。Monica发布的Manus平台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Manus全部功能。此次合作标志着国产大模型与创新应用的深度融合。IDC中国高级分析师杨雯认为,这种协同模式有助于弥补技术短板,为阿里通义千问开辟新的商业化路径。业内分析指出,阿里看中了Manus的市场潜力,随着AI智能体迅速崛起,预计2025年将成为关键节点。
从技术演进的角度来看,Agent被视为下一个爆发点。用户对AI智能体的需求已经从基础功能转向个性化和场景化服务,尤其是在简历筛选、金融分析等领域。Manus在内测期间邀请码被炒至高价,反映出市场对其产品的迫切需求。Butterfly Effect公司完成A轮融资,吸引了腾讯、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方参与。其他科技巨头如微软、谷歌、OpenAI也在积极布局AI Agent领域。然而,尽管技术取得显著进展,AI Agent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数据质量和数量要求高,深层语义理解和复杂逻辑推理能力不足,伦理道德问题也引发关注。尽管如此,抓住这一波技术浪潮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谁能率先突破工程化瓶颈,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就能在AI Agent爆发时占据生态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