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4日收盘,比亚迪总市值达到10132亿元,重返“万亿俱乐部”。这一成绩不仅为春节后的市场注入活力,也为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提供了新的例证。当前,“万亿市值俱乐部”中科技企业频现,反映了中国经济新动能的蓬勃发展。
2025年初以来,中国科技公司在境内外市场表现抢眼。境内市场上,计算机板块涨幅达20%左右,青云科技、优刻得等公司股价翻番;香港市场上,阿里巴巴股价上涨超过50%,小米集团、快手等多家中资企业股价涨超20%。这些增长背后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DeepSeek推出的大模型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宇树机器人在春晚上展示了高难度动作,中国科学家发现石墨转六方金刚石的新合成路径。这些成就与资本市场对科技股的热情相呼应。
股市的变化反映了经济结构和动能转换。A股市场中,过去主要由消费和金融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宁德时代、中国移动等科技公司陆续加入“万亿市值俱乐部”。港股市场中,小米集团、美团的市值也突破了1万亿港元。专家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正逐步转向以创新和技术驱动的增长模式。随着产学研深度协同和风险投资的关注,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将进一步释放。
外资机构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科技企业的估值。近期,摩根士丹利、瑞银等机构频繁调研A股上市公司,港股市场的恒生科技指数也大幅上涨。这表明,中国股票正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尤其是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投资管理公司英仕曼集团表示,中国股票是今年最有可能带来回报的资产之一,其低估值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力将推动股市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