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传统上应是腌腊制品需求旺盛的季节,然而猪价却持续低迷。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5.65元/公斤,较月初下跌了1.07元/公斤,导致每头120公斤标准猪的养殖利润减少了大约128元。尽管气温下降促进了南方地区腌腊活动的增加,终端需求有所提升,但供应端的充裕使得猪价难以反弹,反而呈现弱势下行的趋势。
分析人士指出,年末通常是集团养殖企业加快出栏节奏以完成年度计划的时间点,12月份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的出栏量环比增长了5.06%,达到自10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同时,一些中小型养殖户在预期腌腊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在10月至11月期间进行了压栏增重操作,到了12月份这些增重后的生猪也开始陆续进入市场,进一步增加了供应量。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末的生猪出栏情况基本持平,这表明供应水平并不支持猪价出现大幅上涨。
展望未来,对于2025年第一季度乃至全年的生猪市场价格走势,专家们普遍持谨慎态度。农业农村部预计,由于春节后消费需求减弱以及猪肉供给可能阶段性过剩,2025年初的生猪价格可能会延续弱势震荡格局,全年价格同比将有所下降。朱增勇分析师认为,第一季度生猪价格大概率会保持弱势,而随着3月份需求逐渐恢复和二次育肥补栏的支持,价格或许会有小幅回升。从长远来看,2025年的整体供给预计将与今年持平,但由于不会再现2024年三季度那样的阶段性供给紧张,因此价格高峰也不会再现。
上市猪企在2025年的盈利能力将受到考验,特别是那些成本较高的企业。成本控制得当的企业,如牧原股份、神农集团等,即使面对猪价下滑,也能凭借较低的成本维持盈利。而对于成本较高的企业,则需要更加注重稳产和降本增效,避免盲目扩产,并通过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来锁定利润,确保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