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欧盟宣布计划从7月4日起,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最高达38.1%,此举引起广泛争议。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分别面临17.4%、20%和38.1%的关税,其他厂商则为21%。加之基础关税,部分企业实际税率飙升至48.1%,加剧市场准入难度。
对此,多方迅速响应反对之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谴责欧盟的决定,强调其不符合事实且不利于行业合作。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此行为可能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无助于欧洲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挪威明确表态不参与增税行动,蔚来等企业亦表示反对,坚持全球化战略不动摇。
宝马、奔驰、大众等欧洲汽车巨头同样发声反对,强调保护主义无助于企业竞争力,自由贸易才是繁荣之基。分析指出,欧盟此举可能导致电动汽车价格上升,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阻碍电动汽车普及,同时给中欧经贸关系蒙上阴影,预估贸易损失或近40亿美元。中国外交部呼吁欧盟停止保护主义行为,维护中欧合作大局,并表示将坚决捍卫中国企业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