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24日以来,A股大幅上涨,部分基金因此受益。然而,这些低位成立的基金并未出现年内频现的“翻倍基”,平均涨幅甚至落后于同期沪深股指。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基金多数重仓了表现一般的红利板块,并且因市场清淡未能及时满仓,错过了随后的迅猛行情。
近一年来,A股投资逻辑悄然变化,创新药和人工智能等板块轮番异动,多只基金借此东风表现优异。去年7月和8月,股票型基金发行陷入冰点,而今年同期发行量显著增加。尽管如此,这些在低点成立的基金业绩全部收正,平均收益率达35.94%。例如,永赢融安基金自去年8月23日成立以来,截至今年9月26日,收益率高达89%。此外,安联中国精选、东吴科技创新等产品涨超70%,还有几只产品收益率超过50%。
不过,这些低位成立的基金持仓和仓位较为保守,错失了“翻倍基”的机会。许多基金名称中包含“红利”或“价值”,倾向于加仓高股息类资产。然而,今年的主线行情集中在科技股,导致多只持续重仓高股息的基金仅收获约10%的收益。以安联中国精选为例,该基金成立初期重仓高股息个股,但在二季度转向了高弹性个股。此外,一些基金成立后保持较低仓位,如东吴科技创新和嘉实产业精选,未能充分享受到去年9月份的上涨行情。
当前,热门板块已到阶段性高点,行情分化明显。尽管红利板块年内有一定涨幅,但相较于热门板块显得乏力。嘉实基金陈黎明认为,随着大部分行业度过资本开支高峰期,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将持续提高,红利资产的需求有望提升。未来红利策略将进入“红利 ”时代,即红利作为基本面因子依然长期有效。公募投研人士也表示,尽管科技股表现亮眼,但红利板块经过调整后估值吸引力再度提升,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