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半年报高峰期到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进行中期分红。泰禾股份、中钢天源和炬芯科技等企业在披露2025年半年报时首次公布了中期分红方案。此前,中国中车、恒力石化、长安汽车等多家龙头企业也宣布了首次中期分红计划。
中期分红是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经营状况的重要方式。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指出,一批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通过实际分红展示了全年经营情况,并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目前,中期分红乃至一年多次分红正逐渐成为常态,回馈投资者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近期,超过2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首次中期分红计划。例如,泰禾股份、中钢天源和炬芯科技合计拟现金分红1.53亿元,其中泰禾股份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预计派发总额为9000万元;中钢天源拟每10股派现0.6元,预计派发4523万元;炬芯科技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预计派发1742万元。这些企业均为首次进行中期分红,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49%、31%、19%。
此外,中国中车、恒力石化和长安汽车等龙头企业也公布了中期分红方案。中国中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1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1.57亿元;恒力石化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8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63亿元;长安汽车拟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人民币0.50元,合计拟派送现金人民币4.96亿元。长安汽车表示,此次分红旨在回报股东,增加分红频次,与股东共享公司发展成果。除了首次中期分红,多数企业还进行了年度分红,个别企业甚至进行了特别分红。以药明康德为例,该公司在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中表示,拟分红10亿元。此前,药明康德曾进行过特别分红,每手派发特别现金红利35元,该分红已于2025年5月完成。
国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开认为,一批行业龙头通过实际分红稳定了投资者预期,这不仅展示了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充沛现金流,也是A股市场走向成熟、注重股东回报的标志。头部公司的示范作用清晰地向市场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国内核心资产具备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现金回报的能力,价值投资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截至目前,已有约400家公司披露半年报分红预案,计划分红金额合计约1800亿元,其中有3家公司中期分红金额超过百亿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石化拟进行中期分红的金额分别为540亿元、165.81亿元、106.7亿元,分红比例分别达64%、72%、50%。此外,宁德时代、牧原股份、中国联通等多家公司分红金额均超过30亿元,超六成上市公司的中期分红金额在千万元级别左右。
分行业看,银行股的中期分红比例较高,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披露中期分红意向。常熟银行每股拟派发现金分红0.15元,共计拟派发4.97亿元。平安银行拟中期分红45.8亿元,杭州银行也审议通过了中期利润分配方案。Wind数据显示,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的A股上市银行有23家,派发红利金额超2500亿元,六家国有大行全部参与。今年以来,银行股表现较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低利率背景下,银行作为高分红资产受到投资者关注,推出中期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对依赖分红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当前,上市公司分红呈现出金额高、比例高、频次高的特征,这与政策鼓励密切相关。新“国九条”提出,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去年以来,A股市场常态化分红机制逐渐形成,共有3720家公司在2024年进行了现金分红,包括年度和中期分红,合计约2.4万亿元,这一数字刷新历史纪录并连续三年站上2万亿元关口。许多企业在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中表示,将常态化稳定回报投资者,在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原则上每年都进行一次利润分配,且包含一定比例的现金分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将进行中期现金分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建议,持续优化分红政策,采取差异化策略,对处于不同行业与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设置差异化要求,如鼓励科创类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创新与长期发展,对于处于成熟期、盈利稳定的企业则鼓励提升分红额度与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