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产业巨头的双重推动下,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利好。《科创板日报》记者近期采访了国内多家从事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企业,了解到部分企业已实现小规模量产或样品测试,其他企业则处于研发阶段。2025年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预计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量将达到23万台。
天使投资人郭涛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面临核心零部件制约和商业模式验证等挑战。绿的谐波作为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产品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传动部位,部分头部厂商已进入小批量试生产。双环传动子公司环动科技专注RV减速器,正申报科创板IPO。步科股份提供无框力矩电机等人形机器人核心动力部件,汇川技术和禾川科技也在积极布局相关零部件。尽管国内企业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但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为促进核心零部件攻关,中央及地方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措施,支持企业开展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