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宣布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消息一出,市场迅速反应:新债征税导致持有成本上升,利率随之上涨。然而几小时后,剧情反转,免税的老债成了抢手货,机构纷纷涌入,供需格局逆转,利率又大幅下跌。这场“过山车”式的波动最终在当天平息。
税收调整对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短期。中信保诚基金认为,存量债券相比新发债券有结构性优势,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免税的老券,新发债券则需提高票面利率以补偿税收损失。禅龙资产也表示,短期内机构可能会抢购老券,推动其收益率下降,而新发债券吸引力减弱。此外,部分资金可能从债市流向信用债、股市、REITs等其他领域。尽管如此,整体来看,债券风险仍相对较低,资金配置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已有机构开始研究调整投资策略,例如增加可转债、REITs和权益类资产的比重,以弥补纯债收益下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