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到工厂,再到创新中心,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强大竞争力成为全球汽车创新的源头。2025上海车展上,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指出,中国不仅是新能源车转型的领头羊,在智能化领域也占据核心地位,这得益于市场的开放、竞争激烈以及产业优势。
本次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企业参展,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规模空前。各大车企纷纷发布新品,两天内举行了193场新闻发布会,创下历史记录。巩旻预计,未来至少五年内,上海和北京车展将保持全球最大规模。
跨国车企正积极拥抱中国市场,通过利用本地供应链和技术合作提升自身实力。例如,奔驰与Momenta合作加强辅助驾驶,宝马携手阿里巴巴开发智能座舱技术,大众则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系统。此外,奥迪与上汽合作推出新电动车品牌,而丰田也在华布局了雷克萨斯纯电车型公司。这些举措被巩旻形容为“从手延伸到脑”,显示了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加深。
自主品牌同样表现抢眼,展台前人潮涌动。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技术创新和本土市场优势让中国品牌具备竞争力。车展期间,多家自主车企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如蔚来的智驾芯片、理想的超充电池等。同时,多品牌战略帮助它们拓展高端市场,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中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更多国际零部件企业的关注和投入。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14.5%和11.2%,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