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AI智能体产品Manus一炮走红,引发资本市场狂欢。Manus自称是全球首个通用AI智能体,性能超越OpenAI的Deep Research,能够处理各种复杂任务,并在云端自行执行。虽然有人称赞其为“智能体的ChatGPT时刻”,但也有人质疑这是一场营销炒作。
实际上,在Manus推出前一个月,国内DeepWisdom的MetaGPT团队已经发布了全球首款多智能体AI开发团队产品MGX。而在Manus发布预览版后的第二天,国内的MetaGPT和CAMEL AI团队迅速推出了开源复刻版。技术专家认为,尽管Manus提供了不错的用户体验,但在技术上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核心逻辑仍是业内共识。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尽管Manus凭借现有模型能力和智能体框架表现出色,但面对头部科技公司的强大实力和技术进步,市场机会可能有限。不过,Manus确实走在了产业演进的正确方向上,当前AI界普遍将AI智能体视为大模型之后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真正的AI智能体如何定义,以及下一步的技术卡点在哪里,仍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