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土地市场明显升温,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频现高溢价地块。杭州短期内更是接连出现多个地王。民营和外资地产企业再次入场参与竞买,不仅核心区域地块受追捧,部分远郊市场也开始回暖。
全国房价跌幅持续收窄,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高溢价土地成交可能推动高能级城市新房均价上升,优质房源有望吸引改善需求入市。2月20日,上海首次出让的四宗宅地全部溢价成交,总额达159.26亿元,其中热门板块两宗地块最低溢价超33%。同日,杭州三宗住宅用地也全部溢价成交,总金额31.405亿元,刷新城东新城板块最高楼板价纪录。此外,苏州、北京、东莞、成都、嘉兴、郑州等地近期也有多宗高溢价地块成交,显示市场回暖迹象。
多地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增加核心区域优质地块及“小而美”地块的供应,市场竞争激烈。低密度住宅用地比例显著提升,2024年22个重点城市容积率在1.5以下的宅地占比约18.0%,较2023年增加6.3个百分点。这些地块规模适中、开发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受到中小型房企青睐。
楼市数据显示,70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1%,同比下跌5.4%,但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已连续两个月上涨,二线城市新房价格时隔19个月重回环比上涨区间。二手房方面,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连续四个月上涨。天风证券认为,政策效应带动成交量提升向价格端传导,表现为新房折扣减小、二手房议价空间收窄。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部分高能级城市将逐步实现“止跌回稳”,不同城市的库存周期差异将决定其分化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