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摩根士丹利将阿里巴巴的目标价从100美元上调至180美元,并将其评级从“与大市同步”提升至“增持”。该机构认为此前低估了阿里巴巴,特别是其人工智能驱动的云计算需求激增和核心电商业务的韧性。预计在2026至2028财年,阿里巴巴约3000亿元的资本开支将显著增强其在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力,云业务收入有望从2025财年的1180亿元增长至2028财年的2400亿元。
阿里上周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为2801.5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达到464.34亿元,同比激增333%。其中,云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实现营收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相比上一季度增速翻倍。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基于对阿里云前景的乐观预期,大摩认为阿里云估值最高可达每100美元。同时,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最大投资纪录。众多科技巨头也在加大AI基建投资,如Meta、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等,国内腾讯和字节跳动也有类似计划。阿里公布投资计划后,港股股价一度上涨,随后回落,截至发稿报135.100港元/股,年初至今涨幅接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