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个交易日,中国股市迎来了一个较为艰难的开局。沪深两市全天单边下行,成交量却显著放大至1.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增加了508亿元。其中,创业板指领跌大盘,跌幅达到3.79%,而沪指则失守了3300点的关键支撑位,下跌2.66%。深成指同样未能幸免,收盘时下跌了3.14%。市场中超过4300只个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特别是权重股如东方财富等大幅下挫,对指数构成了较大的拖累。
然而,在一片跌势之中,大消费板块成为了市场的亮点,逆势上涨。微信小店概念、零售类股票表现尤为突出,多只相关个股涨停,例如中百集团、东百集团、益民集团等。这主要得益于微信电商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以及与社交平台紧密联系所带来的增长潜力。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微信电商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有关企业将受益于广泛的流量场景链接和私域裂变带来的新机遇。此外,机器人概念股也有所活跃,建设工业、海得控制等公司股价涨停,这可能是因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加速发展以及成本降低预期所致。
对于个股而言,今日的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一方面,成交金额排名前十五的非永辉超市个股全线收跌,尤其是金融类股票如东方财富、同花顺、中信证券等出现了较大跌幅;另一方面,一些题材股和短线炒作标的则表现出较强的韧性,甚至有部分个股实现了连板,如中百集团和东百集团均达成了六连板的佳绩,电光科技也在盘中完成了一次地天板的壮举。这些强势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情绪,并为其他板块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展望后市,当前的技术形态显示创业板指短期内仍存在进一步探底的风险,而沪指虽然暂时保持住了中期震荡结构,但也面临着重要的支撑考验。如果权重股无法迅速止跌反弹,那么市场的调整时间和幅度可能会被延长。同时,热点题材中的核心高标股的表现也将成为影响市场整体走势的重要因素。考虑到大消费板块的相对强势和短线情绪的回暖,未来几天内,若能有效控制住权重股的亏损效应并激发更多题材股的活力,市场或许有机会迎来一波修复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