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0城启动国有平台购房计划,助力多元住房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80个城市宣布,国有平台企业等将参与收购商品房,旨在充实保障性住房资源,涵盖安置房、人才房及周转房等多个领域。其中,至少36城已迈出实质步伐,发布房源征集公告。多数地区尚处筹备与房源收集阶段,重庆、福州等首批试点城市进展较快,部分项目已投入租赁市场,展现积极成效。
政策环境逐步放宽,城市实践显现差异化调整
随着更多城市细化收储规则,明确征集标准,加之保障性住房金融支持加码,下半年存量房收储预计将迎来实质性推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企收新房”行动逐步铺开,但整体进度有待加速,已发公告城市数量有限。另一方面,收储面临的挑战如定价难题、供需匹配等问题不容忽视。
在具体实施中,各地政策显现边际宽松态势,对房源标准、面积限制及收购价格等方面作出灵活调整。例如,深圳、肇庆等地不仅拓宽了可收购物业类型与状态,还将面积上限放宽至120平方米,同时在资产形态要求上给予更大灵活性,旨在加速政策落地与市场响应。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上饶鄱阳首开先河,将收购范围扩展到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以灵活应对市场需求。而华发股份与地方政府达成的百亿元收储协议,更是开创了政府与房企大规模合作的新模式,为同类操作提供了范本。
总体来看,收储政策的推进被视为加速楼市去库存、稳定市场价格的关键举措。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有助于快速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民众住房需求,同时也将有效缓解房企资金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伴随政策持续加码和市场情绪的逐步改善,行业全面企稳复苏的前景愈发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