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股市里白酒板块集体遇冷,其中贵州茅台股价下滑3.1%,收于每股1569元,创下近四个月新低,市值缩水至1.97万亿。市场热议的焦点集中在茅台批发价下挫及“黄牛”态度逆转的传闻上。有专家指出,当前股价波动属正常范围,无需过分担忧;但也有人警告,若茅台价继续走低,可能引发产业链恐慌情绪蔓延,不利行业发展。
同日,“茅台批价持续下跌”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榜。数据显示,6月11日散装飞天茅台批发价跌至2445元每瓶的新低。尽管自营店员工透露茅台售价稳定,维持官方指导价,但经销商却证实批发价确有下滑,散装茅台已降至2750元左右,比年前便宜不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报价与第三方平台统计存在较大差距,平台数据表明散装茅台价格已跌破2450元大关,日跌15元。
分析人士蔡学飞指出,几十元的批发价波动属于常态范围,不必过分紧张。他分析,当前正值酒业淡季,加之茅台内部调整,市场处于观察期,加上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影响了高端酒市场,导致茅台等品牌价值回调。同时,他也强调,茅台在特定市场的社交地位稳固,实际售价仍远超指导价,且产品结构多元化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而针对“黄牛”反水传言,有分析认为,电商规则调整加剧了矛盾,导致黄牛群体采取行动。电商延迟发货策略让收货方资金压力增大,不得不降价出手,黄牛因此面临亏本风险。蔡学飞认为,这种情况反映出电商利用价格差获利的常见模式,本质上暴露了价格下跌对中间商利益的冲击。尽管市场短期难以扭转价格下滑趋势,但价格回调也有可能刺激新需求,形成新的价格平衡点,关键在于如何准确预判这一平衡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