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多月,医药板块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波热潮。福建药企广生堂(300436.SZ)的股价从约36元/股飙升至114.50元/股,单月涨幅近220%,位列A股涨幅榜第二。然而,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并不乐观:连续四年亏损,负债率超过70%。
投资者的热情主要源于广生堂的乙肝创新药GST-HG141和GST-HG131。尽管这两款药物尚未上市,但市场对其前景充满期待。GST-HG141是全球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乙肝核心蛋白抑制剂/衣壳组装调节剂,而GST-HG131则是全球首个完成II期临床的口服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这两款药物都属于全新机制的抗乙肝病毒新药,瞄准的是乙肝的“功能性治愈”。
广生堂还探索了“三联全口服方案”,即GST-HG141、GST-HG131与现有核苷(酸)类似物药物的联合疗法,旨在提高治疗效果。柳叶刀子刊最近发表的研究显示,GST-HG141在低病毒血症慢乙肝患者中的疗效显著优于现有标准治疗。尽管如此,这些药物的商业化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要通过严格的监管审查。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目前尚无真正意义的乙肝治愈药上市。广生堂能否成为第一个实现这一突破的公司,还有待观察。资本市场的热情背后,是对吉利德丙肝神药索磷布韦商业奇迹的期待。然而,乙肝治愈的难度远超丙肝,且市场对乙肝新药的研发风险也有所警惕。广生堂究竟是下一个吉利德,还是重演重庆啤酒的泡沫破灭,市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