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扰动逐渐消退,央行操作维护流动性,市场资金面呈现平稳偏松态势。业内人士指出,跨季后流动性压力缓解,资金价格中枢有望下降。同时,财政发力将加速政府债发行,二季度供给压力显现。
业内普遍预计,若政府债供给加速推高资金利率,央行可能通过多种货币政策操作对冲资金面压力,加上二季度财政投放效应,资金面有望趋松。4月1日收盘时,DR007加权平均价大幅下行34.67个基点至1.8421%。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近期流动性已渡过最紧张阶段,步入缓和区间,资金面平稳跨季。本周政府债净缴款和同业存单到期续发规模不大,扰动相对可控。本周有近1.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需关注央行的投放情况。季末月份财政投放加速或将对冲部分到期压力,跨季流动性无忧。不过,货币宽松节奏仍存在不确定性,主要关注央行投放和资金价格变化。
浙商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认为,3月MLF超额续作及中标规则改变超出预期,体现了央行的呵护态度,有效缓解大行负债压力。从资金量价观察,大行融出资金规模提升,隔夜价格继续下行,银行间流动性压力缓解。非银机构融入资金规模边际抬升,杠杆水平小幅上升,流动性分层略有上行,预计本周资金面平衡偏松,7天期资金利率中枢有望回落。
政府债务发行是影响二季度资金面的重要因素。财政部3月31日公布,今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四大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安排,4月至6月将有多笔特别国债发行。国联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清荷表示,二季度国债净融资额预计为全年进度的16%,约10678亿元;考虑到期压力,预计总发行量或达36790亿元,需关注不同发行认购方式对市场的影响。
随着政府债供给放量,为了避免财政融资成本持续上升,业内认为央行结束资金面紧平衡状态的必要性增加,4月资金面有望平稳偏松。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表示,参考往年规律,4月初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尽管4月是季初缴税大月,但信贷投放规模低于3月,叠加3月末财政支出释放大量资金,4月资金利率中枢往往较3月下降、波动幅度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