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运营商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模型,这一举措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中国电信成为了国内首家实现DeepSeek模型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的运营商级云平台;中国移动紧随其后,在移动云上实现了对DeepSeek所有主流版本的兼容;中国联通则完成了DeepSeek-R1模型的适配,并在全国270多个骨干云池中进行了预部署,以支持多种产品场景的应用。
不仅如此,就在昨日,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又推出了各自的天翼云和移动云智算一体机-DeepSeek版,旨在满足企业对于私有化、国产化部署的需求。这标志着AI技术与通信行业的深度融合正逐步深入,未来可能会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AI应用加速普及方面,中国银河的研报指出,运营商拥有全国最大的流量通道及数据积累,同时具备较强的云业务硬件基础和较高的云服务普及度。随着DeepSeek的全面接入,预计云业务将获得持续增长,AI应用的普及速度也可能超出预期。据IDC预测,到2026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每秒十万亿亿次浮点(ZFLOPS)级别,达到1271.4 EFLOPS。
DeepSeek的出现,不仅大幅降低了国产AI在算力成本上的开销,还在开源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其R1模型API服务的价格远低于同期OpenAI o1API的定价水平,且在逻辑、数学以及中文任务中表现突出。通过MIT开源协议和一系列工程方法,DeepSeek有望促进AI平权,加快AI应用的发展速度,推动推理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
近期,多家数字医疗领域的头部企业和比亚迪璇玑架构先后宣布接入DeepSeek,显示出“智驾平权”时代的到来。此外,人形机器人创企也验证了DeepSeek的有效性,提升了市场对其商业化的预期。可以说,AI应用正在以百花齐放的姿态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在AI算力领域的积极布局也为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别在算力建设和星辰大模型系列的研发上投入巨大,中国联通则重点布局算网数智,推动智能化转型。这些努力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并有助于改善其盈利能力、现金流资产以及资产价值。
华泰证券认为,未来电信运营商可以从三个维度受益:首先是网络层面,随着AI应用的繁荣,数据流量需求的增长将提升运营商来自数据流量的收入;其次是云计算领域,借助DeepSeek大模型的支持,运营商云业务将迎来收入增长及利润率的改善;最后是智能终端方面,AI与智能终端的融合将进一步拓展连接需求,从“人与人”向“物与物”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