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债大量供给和存款搬家背景下,银行负债压力上升,同业存单的依赖度随之增加。今年以来,同业存单利率持续下降,虽然9月末有所回调,但10月下旬整体呈现下行趋势,1年期同业存单(AAA)到期收益率从10月24日的1.9597%下降至1.8963%,降至1.9%以下。
尽管10月份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回落,银行负债压力理论上得到缓解,但资金面并未如预期那样宽松。10月中旬后短端利率企稳,但1年期存单利率仍在1.9%以上。然而,随着央行实施5000亿元的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资金面显著变松,同业存单利率整体下行。
展望四季度,分析师认为政府债供给压力将增加,加上11-12月MLF集中到期,资金利率或面临上升压力。货币政策的配合将影响利率曲线、流动性和市场情绪。
从机构配置来看,农商行、理财与货基是购入同业存单的主要非银机构。观察显示,农商行的配置力度下降,而理财与货基配置稳定。分析表明,短期存单仍具吸引力,尤其在股债比价效应减弱时。
随着美国大选结果明确,人民币小幅升值,对人民币债券的外资配置可能增加,特别是1年期利率债和同业存单。分析指出,这或带动外资对存单利率的买入。
此外,当前1年期存单和3年期国开债隐含的R007在1.80%左右,短端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具体取决于非银资金的宽松程度。四季度存单利率通常会上升,若1年期存单回到1.9%以上,配置性价比将较高,是短端资产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