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后,A股市场的脚步何去何从?历史数据显示,节后上涨并非偶然。最近一次交易日,上证指数以2704.09点收盘,延续5月以来的疲软态势,令众多投资者信心受挫。然而,深入分析过去二十年的市场谷底,当前A股估值与现金分红回报均指向价值投资良机。光大证券指出,市场缩量下跌后常孕育转折,近期应密切关注政策导向与经济数据的积极信号。若政策加码成效显现,经济逐步回暖,市场情绪或得提振,A股反弹可期,尽管根本性反转还需基本面实质改善。
聚焦历史规律,自2008年中秋成为法定假日以来,节后首日上证指数六成以上概率上涨,5天与20天内亦分别有五成以上的上涨记录。而创业板指表现更为抢眼,节后首日上涨概率超过七成。具体到行业,家用电器、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等行业在节后首日涨幅居前,计算机、煤炭则多次位于前三甲。延长至5天和20天周期,煤炭、医药生物以及农林牧渔等行业展现出较高的上涨潜力。
哪些行业有望在中秋后领跑?数据揭示,医药生物与电子行业节后5个交易日内的上涨概率高达81.25%,农林牧渔紧随其后。其中,开开实业、沪电股份、科伦药业等企业在机构资金青睐及业绩增长双轮驱动下,表现突出。这三家企业不仅9月获机构大额净买入,且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率显著,彰显出老字号品牌与高科技企业的强劲复苏力。反观二级市场,这批绩优股当前股价较年内高点普遍回调,部分股票估值已降至吸引区间,为投资者提供了值得关注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