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疫苗行业迎来了一场“降价风暴”,从二价HPV疫苗波及到流感、狂犬疫苗领域,众多疫苗企业因此遭遇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困境,甚至不乏企业步入亏损境地。财报中,“市场竞争”与“降库存”成为了高频词汇,二级市场反应强烈,部分公司股价一再探底。
疫苗行业内卷现象普遍,降价潮直接冲击了企业业绩。金迪克、康希诺、欧林生物等企业面临亏损,万泰生物营收近乎腰斩,净利润下滑超八成。沃森生物、华兰疫苗同样难逃营收、净利大幅下降的命运,华兰疫苗第二季度更出现亏损。连以代理为主的智飞生物也未能幸免,营收与净利润显著下滑。二价HPV疫苗引领降价风潮,各家企业相继调低价格,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疫苗行业的白热化竞争不仅体现在已上市疫苗,研发领域同样烽烟四起。不论是成熟疫苗还是在研新种,企业间都处于“百舸争流”的紧张状态。行业观察指出,创新是疫苗行业破局的关键。伴随竞争加剧,下半年行业业绩压力或将持续。以HPV疫苗市场为例,九价疫苗的研发竞赛正紧锣密鼓,多家企业加速推进临床试验,力求在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流感疫苗市场虽遭国际供应商调整,但本土企业间的争夺并未停歇,多家公司积极布局,力求填补市场空白。狂犬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领域同样群雄逐鹿,疫苗行业全面进入了高烈度竞争时代。专家预测,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疫苗产能高地,但这也意味着,只有通过真正的创新,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脱颖而出,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