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潘功胜透露了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强化计划。他强调,要减少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的政策含义,优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并提议适度缩减利率走廊范围,以此来提升利率政策的透明度和市场导向。
据财联社采访的业内专家分析,以往中期政策利率MLF与市场利率时有偏差,导致市场困惑。未来的改革重点之一是减少MLF的政策色彩,并非强制LPR与之挂钩,而是推动形成一个被借贷双方共同认可的公允报价作为贷款定价基准。此外,随着金融总量目标的逐渐淡化,货币政策将更倚重价格型调控,此时适当收紧利率走廊,能更明确地向市场展示央行政策意图。
潘功胜还谈到,需确立短期利率作为核心政策利率,当前7天期逆回购利率已扮演这一角色,而其他政策工具的利率则需逐步减少其政策信号特征,确保利率传导机制顺畅。
关于LPR改革,潘功胜强调需解决报价与实际最优贷款利率偏离问题,通过提升报价质量,确保LPR能更准确反映市场实际情况。专家建议,借鉴国际经验,采用市场基准利率如SOFR作为浮动贷款定价基础,也是提升报价公正性的可行路径。
最后,潘功胜指出,若要利率调控发挥更大效能,清晰的调控信号至关重要,包括明确主要政策利率及合理压缩利率走廊宽度。专家赞同此观点,认为在货币政策转向更多依赖价格调控的当下,适度收窄走廊宽度,能让市场对央行政策目标有更准确的把握,增强政策的可预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