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澎湃新闻揭露了一起涉及医药行业“串货”及虚开发票的案件,引起广泛关注。报道指出,朱某、高某等人试图敲诈上市公司羚锐制药未遂。调查中发现,药品销售过程中存在高额返点和虚开发票等潜规则。比如,一笔18.8万元的药品采购中,约9万元通过咨询公司开具发票的方式作为返点,占总价近50%。这种操作不仅导致药价虚高,还可能违反会计准则,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据调查,此类行为在医药行业内普遍存在,从大型企业到小公司都有涉及。例如,羚锐制药生产的参芪降糖胶囊,在院外市场的出厂价远高于集中采购价格,终端零售价更是高达40-50元。这背后,是药企通过“高开高返”的方式激励经销商拓展市场。尽管部分销售人员认为这是正常操作,但专业人士警告,这种做法实质上违反了会计准则,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及税务合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财务造假。随着监管力度加大,这类不合规行为正受到严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