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个月,全球消费级AI市场发生了巨变:一些产品迅速崛起,另一些则停滞不前,还有一些新面孔意外改变了行业格局。今天凌晨3点,知名投资基金a16z发布了2025年全球100生成式AI消费级应用排行榜,中国应用如DeepSeek、豆包、月之暗面、海螺视频、快手可灵表现亮眼。
a16z的榜单列出了全球最热门的50款网页端和50款移动端生成式AI应用。其中,DeepSeek最为瞩目,两个月内从默默无闻跃升为ChatGPT的有力对手,在网页端排名第二。其他中国大模型也表现强劲:字节跳动的豆包排第10,月之暗面第11,海螺视频第12,快手可灵第20,均超过Sora、Midjourney等国际竞争对手。在移动端,百度AI搜索排名第4,夸克AI第6,豆包第7,DeepSeek第14,美图第17。
DeepSeek用户增长惊人,尽管1月20日才推出,但10天内就成为当月全球第二的人工智能产品。数据显示,DeepSeek用户中21%来自中国,9%来自美国,8%来自印度。该公司在14天内达到100万用户,20天突破1000万,超越了ChatGPT的40天纪录。然而,由于政策限制,DeepSeek在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被禁用,用户数有所下降。尽管如此,其用户参与度仍高于Perplexity和Claude,略逊于ChatGPT。
文生视频领域,海螺AI和可灵AI后来居上。海螺AI和可灵AI分别由MiniMax和快手推出,用户增长迅猛,超过了去年引起轰动的Sora。预计未来几个月,谷歌的Veo 2等新模型将带来更多竞争。不过,Veo 2定价较高,可能更偏向商业用途。
尽管面临挑战,ChatGPT依然稳坐榜首。自2022年11月发布以来,ChatGPT迅速增长,两个月内达到1亿用户,随后增速放缓。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间,每月活跃用户翻倍至4亿。a16z分析认为,初期的新奇感推动了首次增长浪潮,而GPT-4o发布后的新功能则带来了新一轮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