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新基金发行即将进入尾声,再次出现基金发行失败的情况。东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基金”)于近日发布公告称,旗下东方鑫裕稳健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以下简称“东方鑫裕稳健”),截至12月12日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备案条件,因此基金合同未能生效。这是年内第14只发行失败的基金,与去年全年的发行失败数量持平。
尽管自9月24日以来A股行情有所回暖,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超过20%,但投资范围包含权益资产的新基金发行情况依旧冷热不均,特别是偏股混合型产品并未因市场回暖而显著改善。东方鑫裕稳健作为一只“固收+”产品,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介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与股票型基金之间,但在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兴趣并不高,最终导致了发行失败。
从已发行失败的14只基金来看,“含权”产品成为关键词。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最多,达到了5只;其次是被动指数型基金(3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和混合FOF型基金各有2只。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发行失败的基金管理人多为中小型基金公司,非货公募管理规模相对较小,这可能反映了中小型基金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的更大挑战。
即使是一些已经成功成立的“含权”新基金,也面临着持续运营的难题。例如,华富产业智选基金由于连续5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在12月初进入了清盘程序。该基金在成立后不到9个月内便遭遇清盘的命运,虽然期间实现了8.25%的总回报率,但从7月份开始连续五个月出现了月度净值回撤,显示了大额赎回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整体而言,尽管今年下半年股市表现良好,但“含权”类基金的发行并没有因此获得明显的提振,显示出投资者对于此类产品的信心仍然不足。同时,债券型基金等低风险产品则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东方基金年内发行的5只产品中,除了东方鑫裕稳健外,其余均为债券型基金,并且平均成立规模超过了25亿元人民币,表明在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相对安全的投资工具。
对于未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预计基金行业将继续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基金管理人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以吸引和保持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此外,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透明度也是增强市场信心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