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近期挑战重重,内外因素交织下,A股承受不小压力,影响其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等功能。但市场自有其规律,回顾历史,可照亮前行之路。如今,拓宽视野,冷静分析,能更清晰地认识到A股的位置,看到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期待激活市场的措施累积成效,最终推动市场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发现A股投资价值”系列报道应运而生,通过深度探访与数据分析,展现A股的积极动向,旨在增强信心,携手共促市场回暖。
9月11日,政府发布保险业新版“国十条”,为保险业未来十年规划蓝图,强调保险资金在长期投资中的作用,培养“耐心资本”,强化资产管理能力。保险资金,作为重量级机构投资者,如何发挥其长期投资优势,如何看待A股投资机遇?证券时报深入险资机构,寻求答案。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保险业资金运用规模达30.87万亿,其中3.78万亿投向股票和基金。面对低利率环境和资产配置难题,险资在巩固固定收益投资同时,愈发重视权益投资。业内专家指出,从长期视角看,当前A股性价比极高,市盈率位于历史低位,国际比较中亦显低估,是布局良机。
保险业新版“国十条”提倡培育“耐心资本”,险资巨头纷纷响应,认为这能提升市场稳定性和长期回报。中国太保、太平资产等强调,险资特性适配长期投资,能有力支持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提供稳定资金流。
在具体策略上,险资计划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如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等,利用“长钱长投”策略,深入研究,精选赛道,控制投资节奏,提升投资质量。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机构均表示,将持续关注并加大对这些领域的配置,特别是在市场波动中寻找逆向投资机会,实现跨周期配置。
此外,险企呼吁建立更完善的长期绩效评价机制,调整会计处理和偿付能力相关政策,减少短期波动对长期投资的干扰,为权益投资创造更有利条件,鼓励保险资金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
总之,保险资金正以其独特的长期视角和“耐心资本”属性,积极布局未来,助力A股市场发掘新价值,共谋稳健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