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到25日,北京迎来了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这里变成了一场“科技生活秀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直击,展厅内人潮涌动,热门展品让人目不暇接:栩栩如生的“苏轼”机器人、互动感十足的机器狗、功夫了得的咏春人形机器人,还有全天候服务的“无人煎饼铺”,每个展台都被好奇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本届盛会汇聚了169家创新企业,展出了超600项尖端产品,更有60余款首发新品,其中27款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赚足眼球。
大会上,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乔红院士代表主办方揭晓了《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为未来机器人发展指明了道路。报告强调,未来的机器人将搭载高性能硬件,比如长效电池和高算力芯片,配合智能化设计,让机器人身体各部分能灵活应变,适应不同工作需求。运动能力上,它们将挑战更多极限环境,甚至能像人类一样,手脚并用解决复杂难题。而在智能交互领域,机器人将更加“耳聪目明”,融合多种感官信息,理解复杂情境,动作也更贴近真人。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机器人将借鉴人类生理结构,构建类似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向着既高效又稳定的仿生新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