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将尽,沪指3000点争夺战中遗憾退场,市场焦点聚集于红利指数这一孤独亮点,反观北证50等指数则深陷跌幅困境。在新“国九条”引领下,监管强化、风险防范与高质量发展并进,证监会接连出台40余项制度,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正经历全面革新。
市场目光转向探寻新航向,港股、AI技术浪潮、制造业海外扩张及高股息策略成为热议话题。平安基金中期策略会上,基金经理们观点汇聚: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利率下行空间受限,货币宽松预期升温,叠加房市新政,红利资产与债市前景可期。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新机遇浮现于产业周期拐点及核心资产中。
宏观经济层面,CPI疲软被视为临时现象,背后是供给过剩对需求复苏的抑制。包承超分析指出,应在外需交集中、产能周期底部寻找机会,如大炼化产业链及新兴市场资本开支的上行潜力。汪新翼则对港股持乐观态度,预期政策利好与资金回流将提振市场。
面对下半年,投资策略需灵活应变。王华预测投资增速回暖,财政刺激与全球降息潮将为市场注入活力。上游资源品盈利持续强劲,中游企业亦望随PPI回升而好转。黄金作为避风港,其价值在降息环境中更显稳固。
行业专家讨论热烈,高股息策略备受推崇,AI产业、先进制造及医疗健康成投资新宠。刘杰与何杰均强调高股息策略的适时性,同时提醒价值投资需考量买入时机。翟森剖析AI产业发展三阶段,预判终端创新大年将至。张荫先关注人形机器人的突破,周思聪则对医疗健康持长期乐观。固收 产品在降准降息预期中迎来配置良机,而指数产品与债券ETF亦展现投资潜力,反映市场对确定性机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