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圈热议的焦点是狭义货币(M1)增长速度下滑,央妈6月14号公布的数据显示,到5月底,M1余额达到64.68万亿,却比去年同一时期少了4.2%。这降温趋势让专家们忙活着找原因。
原来,M1增速放慢,是几个因素联手的结果。首先是统计上只算了现金和企业活钱,忽略了现在大家付款多用电子,个人活期存款其实也挺能花,这可能导致M1看起来涨得没那么猛。再有,“手工补息”管严了,存款不爱待银行了,流向别处,这些都让M1数字缩水。深层次讲,这还是经济在变脸,质量提升的表现,房地产和地方债那些老套路少了,新经济慢慢冒头。
至于M1未来怎么走,得看房子卖得好不好,政府钱包鼓不鼓,还有出口企业赚外汇的情况。房子卖得动,财政政策踩油门,出口挣外汇,都能给M1添把火。
另外,现在清理金融界的虚泡泡,不让乱给利息,加上理财产品抢了存款风头,也搅动了M1的水池子。总的来说,M1增速减慢,既是短期整治带来的“挤水分”,也是经济结构升级调整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