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的未来在于基础设施建设。”11月20日,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在临港综合物流旗舰仓开业典礼上表示。当前全球贸易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速,去年集装箱运输需求同比增长约7%,今年预计增长4%。

为摆脱传统海运业务的周期性影响,马士基自2017年起加速整合物流与码头业务,向一体化物流转型。第三季度,马士基营收142亿美元,同比下降9.9%,主要受海运板块拖累。尽管货运量同比增长7%,但运价下跌31%,导致海运收入下滑18%。
分析师预测,明年不少班轮公司将陷入季度亏损。柯文胜表示正密切关注加沙局势,红海航线复航前景逐渐明朗。海运市场疲软时,马士基物流板块收入提升,息税前利润率增至5.5%。柯文胜称,物流业务利润改善得益于成本控制和生产率提升,年底表现将更佳。
财报显示,马士基履约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9%至14.56亿美元,息税前利润率从-4.5%升至-0.9%,主要受益于中程配送、仓储与电商履约业务。临港旗舰仓启用标志着马士基在中国的一体化物流战略迈出重要一步。该物流中心位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申请分类监管政策后,将实现保税与非保税货物同仓存放,增强国际履约服务能力。
投资超10亿元的临港旗舰仓是马士基在全球首个深度参与的大型项目,两年内建成14.7万平方米仓储空间。马士基合同物流运营总经理林森表示,重资产投入旨在掌握资源、协同服务及低碳转型。试运行以来,已有7家企业签约。林森认为,自动化仓库和高效率坡道设计将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丁泽娟指出,中国国际贸易模式从出口驱动转向多样化组合,品牌希望统筹多种国际贸易需求。马士基策略转型以海运为核心,协同码头与物流服务客户。大中华区已具备海陆空运输与综合物流能力,开始追求质量提升。航运业联盟化背景下,船队规模不再是关键,提高准班率、端到端能力、数字化转型与脱碳目标成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