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再度南下抢筹港股。2月10日,恒指收涨1.84%,连续三天涨幅超过1%,年内累计上涨7.29%;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65%,年内涨幅达到18.32%,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指数之一。人形机器人、DeepSeek、智能驾驶和互联网科技等概念持续发力,推动港股市场反弹。
港股市场的反弹得益于内地资金的推动。数据显示,南向资金持续大额流入港股市场,公募基金也在增加港股配置,去年末的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此外,一些机构认为,全球对美股科技的关注度部分转移到中国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部分看空中国资产的资金可能回流,港股成为首选。2月10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164.68亿港元,创下今年单日最高纪录。春节后,南向资金在短暂犹豫后继续大手笔买入,延续了抄底趋势。不久前,南向港股通在2025年1月出现1185亿元的强劲资金流入,创下2021年2月以来的月度新高,也是港股通开通以来的第三高水平。
个股方面,一些稀缺公司在港股市场表现出色,如老铺黄金年内涨幅超75%,金山云、美图公司、中芯国际等涨幅超过50%,小鹏汽车、比亚迪电子、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等涨幅均超20%。同时,一些长期低迷的公司股价也迎来反弹,如药明生物、百济神州年内涨幅均超20%。近年来,海外资金不断撤离港股,而境内资金则通过港股通持续买入,导致港股波动加大。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四季报显示,公募基金持仓占比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高,去年末持有港股市值达4928亿元,较三季度增长8.1%。
人形机器人、DeepSeek、智能驾驶和互联网科技等概念持续接力,为港股市场反弹提供有力支撑。自1月13日低点起,恒生指数已反弹超过14%。恒生前海基金经理邢程分析,本轮行情主要由股权风险溢价收窄驱动,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发布的DeepSeek模型提振市场情绪,监管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海外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地缘政治影响可控。春节期间美股科技股调整,DeepSeek的出现使全球关注转向中国科技和人工智能,A股和港股相关板块持续活跃。短期内,投资者情绪乐观,带动港股估值提升。摩根士丹利预计,此前看空中国资产的资金正回流港股。然而,对于港股后市走势,机构意见不一。部分ETF份额激增,但也有资金选择获利了结。总体来看,港股市场中期有望在波折中上行,但仍需关注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及海外流动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