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北交所公布监管决定,对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及其相关保荐人采取自律措施。中信证券保荐的安达科技与国信证券保荐的利尔达,均在2023年上市后立即遭遇亏损,不符合其上市时采用的净利润标准。两公司2023年度扣除非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分别高达6.34亿和1831.71万。北交所对此类情形提出警告,并将记录于诚信档案,强调了监管力度。
此番处罚依据新版《保荐办法》,释放出严格监管信号。不仅个人保荐代表人受罚,保荐机构也首次被警告,显示出监管层对机构把关责任的严格要求。同时,监管决策兼顾发行人业绩变化的多样性,区分内部失职与外部不可抗力,力求责任追究的精准性。据统计,2023年新上市公司中,超六成业绩下滑,部分甚至由盈转亏,如格力博、九州一轨、北方长龙等,涉及中信建投、国金证券、广发证券等保荐机构,凸显市场挑战与中介机构职责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郑彧教授指出,监管机构通过强化问询、现场检查等手段有效提升了中介服务质量,新证券法实施后,中介机构面临的法律责任加大,促进了行业自我规范与专业水平提升,旨在构建更为健康的资本市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