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广东惠州一小区地下停车场突遭火灾,三辆轿车与多电动自行车化为灰烬,幸无人员伤亡。事故元凶查明为一新能源车电池失控,该车购于二手市场,已有近13万公里行驶记录。目前,保险公司已介入赔偿流程。
此次事件牵动公众神经,网传“理想汽车充电起火”信息不实,官方已辟谣。惠州消防强调,这属偶然事件,燃油车同样面临自燃风险。鉴于行业竞争激烈及新能源车出口趋势,未透露具体品牌以避炒作之嫌。
现场惨状触目惊心,浓烟直冲高楼,地下车库一片狼藉。其中,一部“牧马人”无辜受累,车主心痛不已,直言赔偿难慰心灵创伤。业主们更忧心火灾对建筑结构安全的潜在威胁。
另一起新能源车自燃案例中,车主获赔18万元,保险公司随后起诉车辆生产商追偿成功。法院认为,车辆自燃反映质量问题,生产商需承担举证责任,强化了汽车质量追溯的重要性。
近期,韩国一电动车爆炸事故加剧安全忧虑,促使政府呼吁车企主动公开电池信息。奔驰、宝马响应号召,公示电池供应商详情。韩国电动车品牌亦全面揭开电池来源面纱,多数采用韩中品牌。首尔市政府拟限令电动车仅能充至90%电量进入地下停车场,专家则指出,充电程度与起火关联不大,现有设计已留有安全余地,满电状态并非火灾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