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78财经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主页 > 基金期货 > 基金 > 基民问答:怎么看待“割肉离场” 是规避了更大损失还是属于杀跌了?

基民问答:怎么看待“割肉离场” 是规避了更大损失还是属于杀跌了?

时间:2023-01-18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基金答疑栏目每期精选热门基金问题,解答基民最关心的投资疑问。如果你对基金投资也有疑惑,欢迎评论区留言~

  问题一:怎么看待“割肉离场”,割肉到底是规避了更大损失还是属于杀跌了?

  基金亏损了要不要卖出,也就是“割肉离场”,还是要从以下这几个角度来考量:

  第一:是不是适合自己的优质基金。

  咱们买卖基金的本质逻辑,还是要看这只基金是不是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优质基金。有的基金看起来温温吞吞的,老是在排行榜上看不到它,牛市里跑的比别人慢一点,但是熊市里,回撤却控制的很好,历史业绩走势图拉出来像“画出来”一样,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就是很适合的产品,在熊市里割肉这类产品,就失去了一个帮你抵御风险的好伙伴,岂不可惜;有的基金看起来回撤很大,但是在市场反弹的时候却有很大的冲劲儿,给点阳光就能灿烂,长期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对于想要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者来说,也是很好的选择了。

  所以,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判断要不要割肉离场,首先判断要卖掉的这只基金从风险收益特性、从投资策略、风格上是不是适合自己的。

  如果是适合的自己的,还是要给它信心、耐心,长期持有,不要轻言放弃的。

  第二、看基金所投方向长期发展逻辑是否发生变化

  有的基金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可能会因为短期的行业轮动产生净值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去综合考虑基金所投的行业方向,长期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

  即使短期基金净值下跌,但基金投资的行业如果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期、政策支持明确、估值合理等情况,随着持有时间拉长,越有可能获取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

  很多行业短期看,往往会看不清,但是长期来看,却可以根据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行业整体的发展阶段来进行判断,还可以借鉴国外同类行业的发展以及对应时期市场的表现来给自己的一个佐证,由此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

  所以如果一只基金出现亏损,可以先看一下所投方向长期发展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只是短期波动,长期依然向好,就没必要急于“割肉”了。

  但是如果基金所投资的行业发展逻辑已经改变,比如在政策的变化下,某些行业的投资逻辑已经推翻,这时未来投资的不确定性就大大增加了,不仅在亏损时要考虑是不是要及时止损了,甚至对于盈利的基金,也要考虑是不是要止盈了。

  第三、基金风格是否稳定,不漂移

  很多投资者都希望自己手里的基金在每一次市场上涨时都能跟上,每一次下跌时又十分抗跌。

  但事实上,根据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投资策略、基金合同约束等等因素的不同,每只基金都有自己的风格类型,一般我们可以按大类划分成大盘、小盘、成长、价值,还可以根据特征分为高波动、低波动、高弹性、稳健、均衡等等。

  市场总是在这些风格之间进行轮动,资金也总是在不断从过热流向低估,市场资金不会长期偏向某一种风格。所以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基金,也会有跟市场风格不契合的时期。

  对于这类基金,只要基金长期风格稳定、不漂移,就不建议因为短期的表现“割肉”;相反,如果基金风格不停变化,让人捉摸不透,无法预判,就像坐上了一趟不知道要开向哪里的车,时快时慢,忽左忽右,在亏损状态下,就可以考虑“割肉”了。

  第四、看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以及长期业绩表现

  对于主动管理型的基金来说,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长期业绩表现,也是我们评判是否要赎回的标准之一。

  要注意,这里说的不是单纯把基金业绩拿出来一对比,谁高留谁,谁低砍谁。而是在基金下跌的时候,我们更重要的是去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投资逻辑,是否具有一惯性,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还要“查其果”,比如关注定期报告披露的基金经理操作分析,关注基金经理过往业绩表现的稳定性、观察基金经理长周期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是否持续、过往市场下跌时的回撤修复能力等等。如果基金经理这些能力都表现不错,那么不妨给自己挑选的基金经理多点耐心和信心。

  另外,在考察基金的时候,建议拉长时间维度,观察基金经理长期运作表现。如果基金频繁更换基金经理,或是经理投资风格不稳定、过度追热门板块,说明这只基金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投资风格、成熟的投资策略,未来不确定性比较大;或者基金经理在管的多只基金中长期和各个年度的业绩大多跑不赢业绩比较基准、跑输同类基金平均水平,就可以对这类基金多一些疑问了。

  总之,“割肉”究竟是成功“止损”了还是造成了更大的“损失”,还是要根据上面提到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的。但是重视“止损”这件事,适时优化自己的持仓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投资体验,反而能更好地去坚持长期投资呢。

  问题二:主动型基金全市场多行业均衡选股好,还是集中在一个细分行业好?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有一些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到非常一致的看法。

  一、正方:行业集中度和行业活跃度和基金业绩正相关

  国外学者Busse和Tong(2012)的相关统计研究发现,行业配置能够解释基金超额收益的三分之一。

  中央财经大学的张学勇等(2018)也曾发表论文《行业配置与基金业绩:基于行业集中度和行业活跃度的研究》,使用2004-2013年间我国主动型基金的回报率和股票回报率的数据,通过卡尔曼滤波方法近似估计主动型基金的行业配置比例,实证检验了行业集中度和行业活跃度与基金业绩和资金净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如果基金管理人是一位主动型投资者,并且集中投资某些行业时,基金的业绩将会得到提升,这反映了其拥有的信息优势”。

  二、反方:基金的行业配置积极度无法直接体现信息优势,与业绩呈负相关。

  上海交通大学的曾余妮、杨朝军等人(2020),则在论文《行业配置积极度与基金业绩的相关性研究——信息优势还是冒险信号?》中,从选择和交易两维度来衡量基金的行业配置积极度,分析了行业配置集中度和调整活跃度与业绩的关系。利用2004-2018年国内主动型股票基金的数据研究发现,国内基金的行业配置积极度与其业绩之间存在负相关。同时,她们认为,机构投资者能抑制基金经理行业配置上的冒险行为,当其占比超过 81%时,行业配置调整活跃度所蕴含的信息价值将反映到业绩上。

  那么对于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应该怎么选择呢?咱们可以这么来考虑:

  首先:每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和投资策略不同

  一些长期受经济、金融类训练的基金经理,他们往往更擅长从宏观数据、经济周期等角度自上而下去做研究,不会特意只在某几个行业里集中投资。

  对于这类基金经理,影响他们基金业绩好坏的往往不是行业集中度,而是对于市场整体的理解和对周期的把握。

  另一些相关领域钻研多年的基金经理,不仅自己本人长期钻研某几个行业,甚至他的同学、导师们都是相关领域内领军人物,在行业领域内具有远超常人的信息量和认知水平。对于这些基金经理来说,往往会偏向于投资自己熟悉的、擅长的行业和领域,也会更具备信息优势。

  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应该先对基金经理的不同背景和风格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于行业配置积极度过低或者过高的基金进行深入了解。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回顾基金过往的历史业绩,看看行业集中度高的时候,该基金业绩表现如何来验证行业集中度对于该基金业绩的影响,以及基金经理对于高配置行业的观点和阐述等。

  其次:究竟选择行业分散的还是行业集中的,也要看投资者自己的需求。

  基金所持有行业越分散,更可能获得平均化的收益水平;而基金持有行业越集中,则可能与市场平均收益偏离度更高一些。

  相较而言,持仓分散的基金,风险也较为分散,适合风险偏好相对没那么高,以及对某一行业偏好不明显的投资者;

  而行业集中度高一些的基金,则更容易享受到信息优势,获得高出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但是也更容易受到行业风险的干扰。这类产品就会更适合风险偏好较高、想要追求超额收益,或者对某几个行业特别看好、有深入研究理解的投资者了。同时,购买行业集中基金产品时也一定要做好资产配置。

相关阅读
基民问答:怎么看待“割肉离场” 是规避了更大损失还是属于杀跌了?

基金答疑栏目每期精选热门基金问题,解答基民最关心的投资疑问。如果你对基金投资也有疑惑,欢迎评论区留言~问题一:怎么看待“割肉离场”,割肉到底是规避了更大损失还是属于杀跌了?基金亏损了要不要卖出,也就是“割肉离场”,还是要从以下这几个角度来考量:第一:是不是适合自己的优质基金。咱们买卖基金的本质逻辑,还是要看这只基金是不是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优质基金。

刚刚发布
2023年会有春季躁动吗?

下周末就要过年了,还有市场机会吗?有些人也关注起了春季躁动,今年会不会有呢?今天就邀请了何文欣(南方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跟大家梳理近几年的春季躁动。过去几年的春季躁动2017、2018、2019,这三年春季躁动较为明显。由于它连续出现了三次,大家都有些习以为常了。但过去的三年,较为明显的春季躁动是没有的。

刚刚发布
如何结合当前市场做好基金仓位管理?注意这三点!

2023年第一个月,市场以“easy”模式开局,沉寂了一年的消费、医药等核心赛道重焕荣光。但这两年的大幅震荡行情,很考验投资者的耐心。不知道多少人在下跌时想“如果早点走就好了”;到了反弹时又开始懊恼,“要是在底部加仓就好了”。归根结底,这种心态的根源其实就是“仓位管理”的问题。

1小时前发布
春节将至 基金投资需要做的三件小事

翻开日程表,距离春节年还剩一周,不少朋友已经躺平了,小编还是希望大家“支棱起来”,和大家分享几件投资上可以做的小事,现在做好准备,来年争取赚更多!好好做个复盘,才能更好出发投资复盘、调仓换股是基金经理的基本操作,我们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在一年到头的时候给自己的基金投资做个诊断。首先数数手头基金的数量是否太多。

1小时前发布
股市好了 债市就会跌吗?2023年该买股基还是债基?

我们知道股债之间存在一定的“跷跷板效应”,也就是说,股票上涨的时候债券可能下跌,反之亦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上的资金是有限的,当股票市场表现较好的时候,资金可能倾向于离开债市而去股票市场上购买资产,从而导致债市的下跌。

1小时前发布
市场回暖以来领跌 军工怎么了?后市何去何从?

本轮A股的底部反攻是从去年10月底开始的,从11月1日至今,万得全A上涨了近10%,上证指数上涨11.5%,顺利收复3200点大关,算是一轮较为典型的“熊牛切换”修复行情。

2小时前发布
持续上涨!现在该如何把握春节投资机会?

随着春节的临近,过年的氛围也是越来越浓厚了,近期主流指数悉数上涨,也为春节的到来增添了几分喜庆。不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是有不少疑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A股又涨了?最近北上资金大幅流入,还会持续吗?据说春节有明显的节日效应,那应该怎么投才好?今天,逐一解决大家的疑问,让大家做好投资!

2小时前发布
年终奖究竟怎么做配置才好?

又到了一年年底(没错,作为中国人,没过完春节基长都觉得“今年”还没过去,现在还属于“年底”),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收到年终奖呢?受疫情影响,不少公司的营收都不尽人意,不过也还是有一部分打工人收到了或多或少的年终奖。

2小时前发布
春节之后的市场主要逻辑

从“春季躁动”到经济修复。2023年春节之后,A股市场风险偏好逐渐提升,A股市场有望先后踏上“估值修复”和“盈利牵牛”的行情。01A股渐入“两会”时间,增长是主题词近期,全国各省市纷纷披露2023年GDP增长目标,有11个省市的目标在(4%左右-5.5%以上),另有11个省市的目标在6%或6%左右,另有9省市2023年的GDP目标在6%以上。

3小时前发布
春节期间 亲朋好友让推荐基金 该怎么回?

近年来,基金作为低门槛的理财工具,已被大众广泛认可。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总规模达到26.38万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已超过10倍,越来越多的基民朋友加入到了基金投资的行列中。

3小时前发布
基民问答:如何在板块轮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基金答疑栏目每期精选热门基金问题,解答基民最关心的投资疑问。如果你对基金投资也有疑惑,欢迎评论区留言~问题一:如何在板块轮动中选择合适自己的基金?

3小时前发布
基民问答:债券基金的涨跌和什么因素有关?如何预判债基下跌的系统性风险?

基金答疑栏目每期精选热门基金问题,解答基民最关心的投资疑问。如果你对基金投资也有疑惑,欢迎评论区留言~问题一:债券基金的涨跌和什么因素有关?如何预判债基下跌的系统性风险?第一、市场利率债券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就是债券了,而对于债券的价格影响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市场利率。一般来说,债券价格跟市场利率成反比。

3小时前发布
基金回本以后怎么办?参考“四赎四不赎”原则

没想到吧?A股迎来跨年行情,去年“折戟”的基金,如果坚持定投,捂到现在有的已经回本了!经历了从亏损到大涨的基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该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有?下面我们通过介绍基金的“四赎四不赎”原则,给正在犹豫的基民一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有以下这四种情况可以考虑“赎回”,称之为“四赎”:1、产品确实不适合你了,可适当赎回。

3小时前发布
怕追高又怕踏空 春节到底持基还是持币?

还有3个交易日,A股即将迎来春节长假,休市9天。“要不要持股过节”是每个春节长假前的热门话题,今年也不例外。特别是最近A股的连续上涨,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更加纠结——不持股过节,怕错过春节后更大的“红包”;持股过节,又担心春节前涨得太猛、节后转跌……我们整理了一些历史数据和券商最新观点,希望能给纠结的你一些参考。

4小时前发布
兔年春节假期临近 持基还是持币过节?

兔年春节前的倒数第四个交易日,市场呈现分化的行情。1月17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1%,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13%、0.24%,沪深两市成交总额7071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超过92亿元。春节假期即将来临,面对小长假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到底是持币过节还是持基过节又成为了基民关注的问题。

4小时前发布
Copyright © 2021-2022 78Game.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405887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