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海實業控股(00363)在香港舉行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會上,執行董事兼董事長沈曉初表示,公司的管理方式必須符合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標準。其次,公司的企業定位為綠色產業的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將符合綠色發展。展望2023年,隨着內地和香港全面通關,有利於集團各板塊業務恢復增長動力。集團將繼續堅持改革創新,堅定不移轉型ESG價值方向,促進未來長遠可持續發展之格局。
公告显示,2022年,集團營業額313.49億港元,同比減少19.1%;股東應占溢利23.14億港元,同比減少38.22%;每股盈利2.128港元;擬派末期股息每股50港仙。
公告稱,基建設施因2022年3至5月期間上海受疫情爆發,上海市區域實施靜態管控導致車流量急劇減少,通行費收入同比下跌,但上實環境上海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於本年度內投入運營,總體建設進度加快,使得年內建設收入提高及污水處理量和平均處理價格雙雙增加,致使基建設施營業額輕微上升;房地產業務因交樓結轉銷售較去年度減少及消費品業務因香港及國內受疫情影響銷售收入。
從左到右依次為:副行政總裁許慧華、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徐波、執行董事兼董事長沈曉初、執行董事&副董事長&行政總裁周軍、副行政總裁楊秋華
以下為智通財經APP整理的業績發布會問答實錄:
問:公司今年公布的資料显示,旗下房地產業務的盈利占集團業務凈利潤的比例最低,然後業界公認的房地產行業已過黃金時期,公司對旗下房地產業務的策略布局是什麼?是否考慮收購財團的地產企業?此外,公司開始推出保障性租賃住房業務,未來是否會成為公司的重點發展方向?
答:過去十多年,中國內地的房地產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房地產仍然是重要的行業。中國的城市化還在快速的推進中,中國的城市改造還在非常快的推進當中。從兩點來看,公司戰略定在對社會有用的地方,也就是要踏踏實實的通過城市的更新,通過在城市的建設當中,用我們的智慧和能力去建設,去建設城市所需要的項目,與城市發展和居民需求結合來發展,今後可能在上海城市更新當中做貢獻。公司公告中提到,我們在上海的臨港地區開發了27181平方米的住宅和9800多平方米的商業項目,這些項目是為了服務臨港自貿區。今後我們還可能在上海的其他的城市更新當中做貢獻。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我們上海浦西的第一高樓488米在這個月已正式開工,代表上海面向未來世界的客廳,為上海今後發展做貢獻。
問:請問公司如何為香港垃圾發電做貢獻?在這方面公司有沒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披露一下?
答:香港地方小,目前主要解決方式也是填埋,但在不遠的將來幾個較大的垃圾場都會滿溢。因此香港的垃圾處理應該是要走到垃圾無害化,把它變成能源的這個過程。不過這個過程我認為是一個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過程。如果政府招標,公司作為在香港的企業會積極參與。我們非常願意參加到這樣的工作當中,思考如何能夠使得香港垃圾今後的處理能更環保、更持久。
問:看到公司現金流不少,請問公司未來會考慮收購房地產業務還是其他業務呢?此外,房地產那塊公司有過一些租金減免的措施,請問這些措施是否會持續?疫情後行業恢復情況如何?
答:租金減免已經隨着疫情結束而結束。而對於公司是否會投資房地產的話呢,我們現在有308億港幣現金,從企業發展角度來講,若有符合的一定會去努力。但今後主要的發展方向是在企業發展的同時,為社會和環境作出貢獻。但是從整個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在戰略上是跟整個集團相符合的,我們也會做一個投資。當然具體的內容、具體的方法、具體的時間和項目都需要經過很嚴謹的程序,我們也會在合適的時候相應做出公告。
問:未來公司在這ESG這一方面還有什麼具體的轉型的計劃?
答:ESG會成為一個新的投資評估的標準和企業評判的標準,在整個的投資評估的標準跟企業評判的標準當中,企業對環境的友好,對社會相關度以及在公司治理的過程當中,已經有一些可以做評估的指標和標準,並且全球也有這樣的一個大的方向,把它作為一個投資的標準,就是這個企業值不值得投資,看它的ESG做到一個什麼程度。
對我們企業來講是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我們企業在管理的方式上要符合ESG。第二個我們把我們企業定位為綠色產業的企業,我們今後的總體的發展方向要符合綠色發展。
問:公司未來在環保領域的業務比重大概是多少?
答:其實是在企業的規劃層跟企業的管制層這兩個點上都有一些想法。從規劃層來講,公司進入什麼行業,收購什麼資產,這些行業跟資產,在它現有的運作和未來的方向上是否符合綠色環保。如果符合就多做一點,如果不符合盡量少做一點,甚至不做,這是一個大的戰略性的方向。
可以看到公司現在跟綠色環保相關的業務量和利潤的水平,已經是這個企業最重要的一個利潤的來源,也就是說我們過去的5年到10年一直在循着這個方向走。
第二個方面是對整個投資公司怎麼來做評判跟評估。這個評判跟評估除了目標能賺多少錢以外,一定有ESG的標準,新的標準需要我們評估在公司治理的過程當中管理環境和生產方式之間的影響跟平衡,企業對社會有沒有貢獻。是如何貢獻的?怎麼樣造做到持續的貢獻,這是我們在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十分清醒的,需要逐漸改進的,並且也是我們的戰略目標。
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我這個企業往哪裡去,很清楚往綠色環保的方向去。第二個方面我這個企業怎麼管?我要用ESG的評判價值標準來管好企業,這兩個方面是我們會共同努力。
問:2022年公司全年股息為每股92港仙(2021年:每股102港仙),全年派息率達到43.2%,公司的派息指引是什麼?公司未來是否還會維持40%以上的高派息率?
答:上海實業集團的歷年的派息是穩定的,近10年或者近一段時間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大致的一個比例始終是在一個30%左右的比例。今年這個比例是高於我們高於往年的原因,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公司有比較充足的現金流,現在有308億的現金,這是一個原因,對於我們新的一年發展的戰略來講,這些現金流是足夠的。
第二個原因在疫情的三年時間,作為每一個投資人,看到的都是不好的消息,看到的都是問題。我們想告訴投資者,你們對我們的支持,我們一定會努力的給予回饋。我們要讓投資者看到,上海實業不僅僅是在疫情以後有這樣一個姿態,而且有一個決心。我們會做得更好,我們會給投資者一個更多的回報。
沒有一個企業會保持一個固定的排期比例在做,我們還是會按照公司管制的原則,以我們比較穩定的方式來回饋股東。
問:請問管理層能對今年的路橋收費給一個預測嗎?
答:在長三角地區,整個的經濟的發展的水準來講,路橋的收費還是保持一個穩定的平衡和略增長的態勢,從1月份到3月份的數據來看,已經符合往年的年度標準了,(路橋收費)就至少會回到往年的標準。